第四十四章 oled屏幕生产线-《科技巨头:从大郎手机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论轻薄、论颜值、论产品外观设计,ov两家从来就没有输过。

    这两款产品会在今年的九月份、十月份发布,论轻薄它们是第一,但论整体配置,就不一定了。

    因为星雨-沐是真正的全面屏手机,并且在电池、快充、芯片、拍照、声音等方面都占据着优势。

    当然,论销量,星云手机不一定能打得过ov,因为第一批500个星云专柜才刚刚投入到建设当中。

    如果加上第一批大郎直营店里的星云专柜,那就是800个,但大郎直营店里的出货量肯定高不了。

    但是在第一批星云分部和星云专柜建设完成后,还有第二批、第三批,线下专柜只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至于线上渠道,那一直都是星云科技的强项,从大郎手机开始,到星火-烈,线上出货一直是大头。

    星云直营店的建设要稍微慢一些,星云科技目前没有旗舰手机,中端产品线都没有几款产品。

    现在开星云直营店,未免有点太早了,包括主打线下的ov,在前期也都是依附于运营商来出货。

    没有星云直营店,但一定要有星云售后服务中心,很多人认为售后服务中心不赚钱,其实不然。

    只要有售后服务中心,不管是新机,还是原厂配件,都能从售后服务中心买得到,利润还非常高。

    比如星雨-沐的原厂马卡龙手机壳,成本价和售价相差了三倍,电源适配器、星云充电宝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不过售后服务中心的建设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,那就是…得有产品啊!不然售后去给谁服务?

    随后刘大郎将五条B级生产线和一条C级生产线的升级设定到了两个月后,因为核心区不再封闭了。

    有了真正的科研人员在,NPC一下子就把生产线提高一个档次,有点不合适,总要有个研发过程。

    把这些事情做好之后,刘大郎带领着星云科技线下工程项目组,投入到了专柜和直营店的建设中。

    另一边的张建智却非常头疼,通过多方渠道招聘,来星云科技的应聘者越来越多,却没有定下来。

    倒不是说所有人都不合格,达到要求的也有,问题是在形象方面,没有刘大郎要求的古风古韵。

    “哎,还是再等等看,先把这些资料发给董事长,让董事长来决定,看有没有适合的人选……”

    刘大郎收到消息,仔细看了一遍后,直接拨通了张建智的电话:

    “你的眼光也太高了吧?这两个不是挺合适的?人在哪?你先把她们留下,等我回去了再说!”

    张建智:???

    “我……行!”

    他眼光高?哪里眼光高了?再看刘大郎给的两个人选,他陷入了对自己深深的怀疑当中……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