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接下来的几天,宋晓忙得脚不沾地。 她先是带着宋鸣和几个村里相熟的婶子,把铺面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,又用石灰水重新粉刷了墙面。 王寡妇从家里搬来一张半旧的方桌,赵婶贡献了两个竹编的货架,就连朱有福都扛着工具箱来帮忙,给柜台钉了层新木板。 “晓晓,你这店准备卖啥?”王寡妇一边擦玻璃,一边好奇地问。 玻璃上的陈年污渍被她擦得锃亮,能照出人影来。 宋晓停下手中的活,抹了把额头的汗,“辣椒酱,豆腐乳,腌菜,以后可能还会卖稻花鱼、土鸡蛋……” “哎哟,那可得有个响亮的名字!”赵婶插嘴道,手里的活却没停下,抹布拧出一股黑水。 宋晓点点头,从怀里掏出一张红纸,上面用毛笔写着几个大字。 “宋记生态农产” “好!这名字大气!”众人纷纷称赞。 狗剩不知何时也来了,提着工具箱,从里拿出一个扳手递给宋鸣,“晓晓姐,听说你要开店,我来帮忙。” 宋晓看向他点头,表示谢意。 她不知道怎么的内心有些异样,自从上次在山上碰见这小子后,他似乎有意无意总出现自己的面前。 距离开业还有七天,宋晓站在空荡荡的店铺里,望着货架上仅有的老干爹辣椒酱和,眉头微蹙。 产品太少了。 光靠这一样,很难撑起一家店,她必须尽快研发出新产品。 宋晓翻开系统奖励的《农业百科全书》,手指在“传统发酵食品”那一章停了下来。 豆腐乳、糖蒜、红油豆瓣酱…… 这些都是能长期保存、风味独特的下饭菜,正适合她的生态农产品店。 说干就干,宋晓从家里拿出五斤豆子倒入大木盆中,加入清凉的井水。 今年的新豆子泡三小时正好,时间短了磨不细,久了豆子发酸。 三小时后,豆子吸足了水分,变得圆润饱满。 再用石磨将豆子全部磨成汁,纯手工的方式制作,保留食物的香味。 新鲜的豆腐,切成整齐的小方块,摆在竹筛上晾干水分。 “妈,咱家还有稻草吗?”她一边忙活一边问。 张秀兰从后院抱来一捆干稻草,“晓晓,你这是要做霉豆腐?” “对!”宋晓点头,“不过我要改良一下配方。” 她按照书上的方法,将稻草铺在木箱底部,再把豆腐块整齐码放上去,最后盖上一层干净的纱布。 【叮!检测到宿主正在制作豆腐乳】 【奖励:优质毛霉菌种×1,已自动融入豆腐块】 三天后,宋晓小心翼翼地掀开纱布,豆腐表面长出一层雪白的绒毛,散发着淡淡的发酵香气。 宋晓小心地将霉豆腐块取出,放入陶罐中,一层豆腐一层调料,辣椒粉、花椒粉、盐、白酒,最后倒入熟菜籽油封口。 “这样就能吃了,密封好随时可以食用。”她满意地拍了拍陶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