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夜深了,宋晓伏在桌前,借着煤油灯的光亮整理着第二天的任务清单。 明日工作安排。 【东区枸杞田:检查第二批花蕾情况,安排王婶带队修剪侧枝。】 【西区土豆:第一批收获在即,组织村民准备采收工具。】 【南区稻花鱼:测量鱼群平均重量,调整饲料配比。】 【北区……】 她顿了顿,笔尖悬在纸上。 北区的药材种植计划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搁置,她现在头很大。 正思索间,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,接着是李福德低沉的嗓音,“晓晓,还没睡?” 宋晓抬头,见老村长披着件旧棉袄站在门口,手上的烟袋锅在黑夜里透出微亮。 她连忙起身,“村长,您怎么来了?周领导送走了?” “嗯,刚送到村口。”李福德迈进门槛,在条凳上坐下,烟袋锅在鞋底磕了磕,“他临走前说了句话。” 宋晓递过一杯热茶,“什么话?” “县里要选三个村作为生态农业示范点,给政策,给贷款。” 老村长盯着茶杯里浮沉的茶叶,眉头皱成沟壑,“他问咱们水郭村想不想争这个名额。” 宋晓眼睛一亮,“这是好事啊!” “好事?”李福德突然抬头。 昏黄的灯光下,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,“你知不知道,争这个名额得立军令状?三年内产值翻两番,完不成全村担责任!” 屋里一时寂静,只有煤油灯芯爆出轻微的噼啪声。 宋晓慢慢坐回桌前。 她明白老村长的顾虑,水郭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,突然要扛这么大个担子,谁心里不打鼓? “村长……。”她轻轻翻开笔记本,指着北区那片空白,“咱们东区枸杞、西区土豆、南区稻鱼都成了,就剩北区那片半坡地。如果能种上黄芪,黄芩……” “那都是金贵药材!”李福德打断她,“种子钱从哪来?技术从哪来?万一旱了涝了,血本无归!” “周领导说了,示范村能申请无息贷款。” 宋晓指向窗外,“您看王婶的枸杞,玉琼婶的稻花鱼,一个月前谁敢想能成?” 老村长沉默着,烟袋锅里的火光渐渐暗下去。 良久,他忽然问,“晓晓,你实话告诉我,要是争这个名额,你扛得住吗?” 宋晓一怔。 她看见老人粗糙的手在微微发抖,那是在水库工地上冻伤落下的病根。 这一刻她突然明白,这个倔强的老头不是在质疑她,而是在害怕,怕希望太大,失望太重。 “我扛得住。”她伸手覆上老人颤抖的手背,触到一层厚厚的茧,“但光我一个人不行,得全村一起扛。” 李福德深深吸了口气,紧握的拳头重重敲在桌上,“成!明天开村民大会!” 他起身走向门口,佝偻的背影被月光拉得老长。 第(1/3)页